什麼是Hello Machine呢?其實就是「打招呼機器」
拿著回收箱,我朝著垃圾場的方向前進
沿途,我和不少人打了招呼。點頭意思一下、笑容燦爛真心揮手、對方大喊我的名字,大概逃不出這三種模式吧?
其實打招呼的那些人,有七成吧?只不過是點頭之交,之所以他們很願意熱情地跟我打招呼,不外乎是因為我通常在他們面前喜歡說或做一些有趣的事,令他們印象深刻,他們覺得我很有趣,縱使我們並不怎麼了解彼此
「嗨」是我最常用的打招呼內容
意思有到卻不是那麼熱情,跟直接叫對方名字比起來
在多次的打招呼經驗後,我發現,跟我一樣講「嗨」的人並不多
但我覺得叫出別人的名字是會令我感到尷尬的事,不過一旦對方開始不主動叫我名字時,單方面的「嗨」就變成很空洞,以至於到後來只是點點頭示意,最後淪落到尷尬地迴避對方的眼神
我在交友方面不失敗,卻也沒有很成功
不失敗的原因是,我不是刻意製造別人的麻煩,必要時,我還會帶來大家的歡愉,這我自己知道
但失敗的原因是,我很少主動付出,至少在打招呼碰面時,我不會寒暄一下便擦肩而過;我也不會主動在私底下時去了解一個人,像是聊天、看對方網誌、約出去玩之類的。當然我不是對所有人都這樣,但很明顯,是大部分的人
昨天我在架構這個新網誌時,便開始設定身邊好友的連結
不知不覺,我好奇點進了幾篇文章,才發現,我似乎忽略了身邊的人有的一些情緒,並沒有適時的予以回應
小時候,甚至到現在
我和人相處的模式不外乎就是,先保持距離等到有機會互動
當那機會來到時,令對方印象深刻(不過我的那些肢體動作不是刻意演的,我緊張下真的會這樣)
事後,當我知道對方記住我這個人後,在看時機多聊幾句,可是都聊一些不著邊際,引人發笑的事
其實應該有第四步,就是 開始試著想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並主動和對方有私底下的互動
(以上這些不是交往四步驟,請不要誤會= =")
但我總是沒有第四步
也許是因為高中的關係吧,當我找到我想交的朋友時,他其實已經有個好朋友了
不奢求當對方心中的第一名,但可能想要有前五名
但是高中認識的人太多,我不夠有心的結果就是,變成大家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人,卻定義不出位置
關於聊天這件事,我也沒有很大的天賦,不知道該聊什麼話題
在及時通密人或是打手機給別人時,都是有事情想請對方幫忙
簡單來講,我會主動找別人,通常都是有目的性,只有少部分是我真的想認識對方
我還記得,有一次打電話給別人祝賀生日時,我說了生日快樂後就直接和對方say goodbye了
當我聽到對方驚訝了一聲後立即跟我說再見時,我才發現我忘記寒暄一下了
事後我也問別人,「你應該問他一下最近怎麼樣阿。」「這樣感覺很像交差了事。」
我才發現我病的還不輕
在人群中,我愛人群
離開人群,我卻活在自己的世界,音樂、小說、天馬行空的思考,我是不是該用這些時間多關心身邊的人呢?
我應該常說過,我和基督信仰應該是八字不合的
因為基督信仰說要愛仇敵,我只愛自己所選擇過的人
基督信仰說要順服,我卻很喜歡挑戰權威
我會信,我自己事後想也很驚訝,我記得我當時的情形是完全的接受,沒有異議
其實我也向神求過很多次,我想要有愛心
不過我覺得我進步的地方大概只有,敢跟比較不熟的人打招呼吧?打招呼機器進化了!但我希望變成一個關心人的基督徒,而不是打招呼機器
下次見到我,也許我只能跟你們說「嗨」,希望不要覺得我太過冷酷無情
- May 24 Sat 2008 13:46
Hello Machin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