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應該是要拿起物理學資開始準備下禮拜三的考試,但我不知道要從何開始,並不是我不會算,雖然我物理成績一直不好,但對我來講弄懂一直不是問題。問題是,我沒有動力。
最近我變得很不愛唸書,我花在小說、電視上的時間變多了。這樣很糟糕,我知道,我也意識到了很多人開始積極唸書,畢竟,高二下了嘛。我並沒有完全放掉,我準備的方式還是跟以前一樣,這樣好像沒有很糟?其實很糟,當我在原地踏步時,別人已經準備要超越我了,我意識到了,但我並不想前進。
這個症狀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第二次月考完吧?我很渴望有一段充電的時間,但是事情總是源源不絕的出來,還沒休息又要起跑了,從高二一開始就全副武裝,跑到現在,老實說,我有點累了。
這兩天,我不小心沉醉在回憶中
小學的回憶
幾乎都是在想我小學的事,國中的,我覺得沒有必要
小學時的老師、小學時的朋友、小學時的經歷,對我來說,就好像上個世紀般那麼遙遠,那麼不真實。
我也曾經和老師有過很「朋友」的互動(原諒我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
我也曾經和他和她是那麼好的朋友啊?這些他、這些她都到哪裡去了?當初的瘋狂卻止息於時間的安撫,就像沒發生過一樣。
正是這樣的不真實,有些痛苦
也有些喜悅,喜悅的是,這些都跟現在的我沒有關係了。
當我試著回想起國中的種種時,一種連結變串入了我現在記憶。國中的那些人,若是可行,我絕對可以找到他們,當這種連接依然存在時,現在的無奈便會不小心偷偷竄入你的記憶中。
正因為還有連結,你想著再度見面時的尷尬,你想到有些事是還沒完成時,會有遺憾,遺憾的是因為你覺得以後還會見面,也許有挽回的機會,其實是沒有。
小學的一切卻是幾乎斷光光,不可能挽回所遺憾的,正因為如此,更增添那時記憶的不真實和美麗的夢想性。
我在今年一月時換了新電腦,可是最近它中毒了,我只好把舊電腦拿出來用,不小心,沉醉在過去的歷史訊息中。不過才一年,或是兩年,我怎麼好像不太認識打出這些訊息的這位wu3vupx03呢?我並不否定這一年來我所成長的,遺憾的是似乎當初有些關係和現在有些變調,也許說變調有點嚴重,大概就是疏離吧?這樣講比較正確。而當時沒有高三的壓力,當時輸入這些文字時的心情我也沒有忘記,卻是輕鬆的令人忌妒,又是那麼令人嚮往。
也許我真的不太適合和人群互動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麽看《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bagpibe,享受微風中的籐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出自張愛玲寫的「天才夢」。
我不是個天才,也許沒有張愛玲般對週遭的敏感,我卻仍有點小小對生活的品味,也許只是個音樂、是畫、是文學又或是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對於這些不是「人」的藝術作品,我樂於徜徉在其中,有時,我真想一直都待在其中,在這充滿想像的小小世界,只有自己和作品的對話,不會傷心,不會尷尬,更不會後悔。
感嘆的是曾經的關係我沒有維繫下來,回首過去不如把握現在,但是對於現在,我所不認同的,卻還要花時間虛應故事;我所在乎的,對你們說聲抱歉,我覺得我做的太少了,似乎沒有做身為一個朋友該做的;不小心,我又想跟太多人建立關係,結果新個顧不到,舊的不用心,最後兩頭都空。
也許就是這個緣故,我懷念起了過去,不管是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在班上總是有類似三劍客之姿的關係出現,我喜歡那樣,因為這就是死黨,現在也有,只是不像以前一樣總是天天在班上在一起。我知道我的佔有慾很強,也許不能解釋為佔有慾,只是想要有個安全感吧?
面對三個月即將來臨的第一次模擬考,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我真的不想一頭栽進書堆裡。我國三準備時並不痛苦,但從高中段考的準備中,我肯定高三的生活不是我喜歡的。還有未來的方向,我甚至還沒想好要唸什麼系。
和人之間關係是其次,只要有動力,這種事其實沒有必要想的這麼憂鬱。
我曾經有個想法略過我心中:第三次月考放掉算了,我想要在這兩個月中,做盡自己想做的事。兩個禮拜過了,我發現生活如常,反而因為我任性的夢想,讓我的生活更加忙碌了。
『可惜理想有餘瀟灑不足,沒有什麼作為,只有處處逃避,到頭來卻變成ㄧ個叫人擔憂的寄生蟲。既然做為一隻寄生蟲,還談什麼價值觀呢?』這是我最近很喜歡的一本書-「傷心咖啡店之歌」其中的一段,我覺得很像我現在的心情。
其實我想要的不過是,一段充電的時間,這個時間,我可以離群索居,和身邊的事物對話,就是不要跟「人」對話。我可以跟上帝對話,甚至不管考試,星期三都去懷恩堂聽講道,我甚至想過,要不要花個一整天來個「安息日」,整天禱告,老實說,雖然感覺很棒,我其實不知道怎麼親近神一天,對我來講有點困難。
很突兀吧,這麼個人主義的想法怎麼會夾雜著想靈修或是培靈之類的夢想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真實記錄下來我的感覺而已。
我很清楚,這麼放大自己的理想是不對的,這樣我們心中哪裡還有神呢?難怪會不喜樂,我很明白。但我覺得不只是這樣而已,這並不是想要放縱自己的深思高舉,只是一個高二升高三的學生不肯認清現實而渴望多一點是真正有意義的事,可能是娛樂自己,可能是和神交通,所以才出現了這相互矛盾的情況。其實這樣在神眼中應該是祂不喜悅的吧?我也不知道,總覺得「我」跑出太多了。
我很幼稚,沒錯,沒想到過了這麼久,我還是如此幼稚,永遠不會成大器
我很清楚,問題點在哪。「不再約會」這書中提到,現代人追求的快樂是什麼,就是「娛樂我吧」!結果永遠不滿足,永遠都空虛,感覺到我現在就有點「娛樂我吧」!這種傾向,雖然娛樂成分不高,但是只想著自己的這部份,倒是挺雷同的。我很早就知道,當我的眼光放在為「他人」服事時,自我不滿足的痛苦便會慢慢消失,因為我們眼中看到的將會是他人的不足,而不是「我」的不足。
我渴望成熟,成熟相對於幼稚,但並不等同於大人。
我的意思是,渴望成熟這件事並不表是我否定小孩的單純,褒揚大人世界的文化,因為不是所有成人都是成熟的,不過是年歲到了而已。但我也不是那種完全反大人的人,基本上如果視大人的行為都是錯的人,並不等於他有如小孩般的單純。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18: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這是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所描述的
寫的真的很棒,句句都是我所缺乏的
我愛現、在意別人的眼光、苦水吐太多、媚俗、偏激、假裝自己很厲害,這就是我
「虛榮就是期望在別人眼中看到的自己」,所以我很虛榮,對什麼方面很虛榮呢?
「成熟」!
我最喜歡別人說我「成熟」了
結果是,我連成熟的邊都沾不到。
我真的很希望自己不要在那麼幼稚了,可以有大將之風
至少,我能為主做些什麼,而不是顧盼自憐
(我知道我們都沒辦法為主做什麼,但我想表達的意思大家應該明白)
記下這些,是不得已的,因為內在壓力促使我把它轉化為文字做某種程度的「昇華」進而使我對這件事有心態的轉變而繼續前進,我相信這是必要的階段,轉換的過度期吧
- May 30 Fri 2008 23:53
幼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