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關於選擇。
在臺大團契迎新茶會聽到政修分享關於大學的選擇,我想,這幾個禮拜發生的事情總算有機會朝往一個方向聯繫在一起了。
從得知自己上臺大森林系後,我很拼命實現自己在高三第一學期,呆版繁複的生活中,幻想的一個充實生活。我有個很貪心的夢想,就是有一天,我可以在神的標準下,每天從心所欲,不踰矩。
一直到三天前考上駕照之前,我的生活就照著:早上神學院,下午學開車,晚上閱讀課外書的模式前進,某種程度上真的滿充實的,但我心中在疲累時的冷靜思考後,總會浮現一句話:我在做什麼?
參與教會、擔任團契的打雜哥、每日的靈修、旁聽神學院的課,我不敢說我的生命很屬靈,但起碼總是圍繞著「神的事」轉,照理說,應該會備感充實,喜樂滿溢,有活水江河湧出,但,我在做什麼?其中確實有「快樂」,看到主裡弟兄姐妹的快樂、參與服事終於可以讓沉睡已久的身體啟動的興奮、學習神學時感到心中一塊塊錯誤扭曲觀念明朗化的享受。確實,應該有種嘴角都會不自覺揚起的心情。
政修說,像我們這樣的基督徒,不論教會還是學校團契,都會希望我們參與其中的服事,我們本當也視為理所當然,因為是為神做事嘛。接下來,團契的事會一個一個接踵而來,也許不知不覺,我們就快(大學)畢業了,回顧四年,或許可以回想起很多在團契、教會服事中的點點滴滴,或許也看到很多主奇妙的帶領,或許每一部份都很充實,都無可挑剔(以人的標準),但會不會在夜晚燈火闌珊下的步行中,心中浮現一句話:我在做什麼?
基督教很不錯吧?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講,團契很溫暖;裡面的人很親切,都很願意跟我做朋友;基督教的耶穌很慈祥,在我難過的時候會安慰我,那是一種不同於別人的安慰,祂了解我,祂是我的好朋友;我從一個老是窩在家的宅男,變成了可以參與團契跨校活動,甚至有機會擔任籌備的主要角色的陽光男孩(說陽光男孩也許誇張了點);加入團契,我不需要自己呼朋引伴,自然有一堆有趣又不失深度的活動等著我去參與;基督教的教導滿不錯的,從一個很自私的角度分析,這些教導基本上對我們也沒什麼壞處,學得好也許處事比別人更有智慧,學得好也許還可以擁有當代社會少見的美好婚姻;基督教帶給我人生的意義,讓我活著有目標,不像路旁人來人往,不知往何處去;如果計畫得好,我可以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成功,在教會界中虔誠的基督徒,創造雙贏,得到美好人生,大眾說不定還會賦予一個品格高尚的評價,其實當半桶水的基督徒真糟糕,要當就要當這種「虔誠」的基督徒,成為這混亂世代的一股清流。
我就曾經這樣想過
信耶穌的附加價值太豐富了,有些豐富還是「信的越深」的人才能體會,琳瑯滿目,讓你越來越愛耶穌。
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這些,指的是神的祝福
這些,不是成功神學講的虛假的盼望、空想的祝福(金錢、名利、財富),是真的耶穌的祝福,就如同我前面所講的。
然後,我常常會愛這些比愛主耶穌更深
然後,總有一天,會如同The Verve一首歌的歌詞所說
Now The Drugs Don’t Work
They Just Make You Worse
越大的祝福被誤用,就是越恐怖的咒詛,就像,自由還有科技。
若看任何事情超越他應有的位置,超越神的位置,就會成為毒品,甚至是「有關神的事」,總有一天會失效,然後,會讓情況更糟。
回到關於選擇
也是時候了,我想思考一下關於未來的方向,我是指,尋求神要我在哪個領域為他做見證。
誠實面對自己,其實自己投入團契服事,只能算0˙00001%是為主自己,其他都是為了主的祝福。
也就是說,我這個很喜歡表現自己,但又滿強烈自卑感的人(外型並不討喜),團契是我的舒適圈,信耶穌是我的好出路-外型不討喜但又愛表演嗎?團契中只要你有心,大家都願意給你這個機會。自卑卻想要在複雜的人際圈放縱不成?用神的律法來指責別人來緩衝自己達不到的不平衡感。想要得到存在感?團契好多人會關心我,問我近況。是的,我怎麼樣都要死抓著團契,它讓我有價值,它讓我活得充實。
神確實能用人錯誤的動機所做的事達成他的美意。
去神學院旁聽,最主要是因為曾經有人這樣跟我講:「當你越了解神的時候,你對人的靈魂就越有負擔,做神的工作會更出於真心」,行動力不足一直是我的致命弱點,所以我決定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聽神學院的課,而且是趁年輕的時候,背後的動機,也是因為較好的行動力可以得到較多的稱讚。
護教學第一堂課,牧師就說:「護教學就是靈修學。因為在你將別人的心意奪回前,先將自己的心奪回;回答別人問題前,先將自己心中還沒歸給主的部分回答完吧」(護教學強調回答非基督徒信仰問題時,不只是為信仰辯護,而是辯護完後邀請對方來認識耶穌)
在此暫不贅言其中的內容是什麼,總之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教育,雖然我以前一直知道追求「主自己」才是信仰中最核心的部分,而非只愛神的祝福,但聽到牧師指出不同的錯誤時,每一個都好像是在說自己。原來我很少真心承認「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縱使我熟背這節經文,很明顯在我很多想法中,是把神的作為放在一個(理性的)框架中的,間接的,我就「小看」了這位神,沒有照著祂應得的榮耀敬拜祂。
在聖靈論這堂課所發的講義中提到「與基督的聯合」,「與基督的聯合」是藉著聖靈,在基督裡與祂同死同復活,其中有一部分是「奧秘的聯合」(個人的聯合),其中所說的「奧秘」是指我們在知、情、意上因認識神的奇妙大工、無法參透而完全降服、終身信靠、敬拜祂。
希望我有一日,靠主恩典,我可以真時唱出如大衛在詩篇所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
感謝主,在我被這些關於主的真知識所震碎後,神藉著政修的話給了我一個方向
我要向神尋求,祂要我做什麼?不是存著亂七八糟的動機死抓著團契就好像為主做事,而是知道主要我做什麼,若其中有關於團契的,我就甘心樂意在其中為主服事,有很多祝福,不錯,但是定睛在神身上去享受這些祝福。
生命中很多事最後得出來的結論也許會跟沒有思考過的結論一樣,簡單來講就是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原點,但這是很有意義的,思考過的結論會讓自己做得更踏實,更清楚這是不是神要我做的,才知道:我在做什麼,縱使有很大的可能,我最後的結論是繼續全力投入學校團契的服事。事實上,這也是我在神學院中學到的,神學院教的主題事實上我們都不陌生,特別是十架救恩,但不陌生不代表我們有真的了解,學了一堆神學知識,繞了一大圈的「結論」也許跟你當初所知的「結論」一樣,但在繞一圈的過程,才得以在知、情、意上因認識神的奇妙大工、無法參透而完全降服、終身信靠、敬拜祂。以前以為理所當然的簡單事情,背後確是神的智慧。
求神改變我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我們做決定時,看似很自由(有可能做對,有可能做錯),但其實「做決定」本身是心所發出的煙霧彈,任何決定都是從心發出的,若沒有一個屬主的心,是做不出正確的決定的。
如同改革宗神學院的標誌,一隻手捧著一個發亮的心,下面寫著:「主阿!我願立即、誠懇地,將我的心奉獻給你」,但這個標誌其實不是畫人的手奉上自己的心,而是主將潔淨過後的心,給了我們,所以發亮了。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我想,在每個基督徒內心的深處,能被神使用,是最大的幸福。
(也許我該花點時間研究如何知道神對我的呼召(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