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者,宜也。
若是試著從頭細數籌備新生日的種種心情,絲絲抽出來訴說緣由及探討它在整體的定位,那恐怕要花好幾篇網誌才能寫的完。
最近腦袋中有滿溢出來的事,因此請原諒我用最簡單最沒架構的語言來忠實記錄這一切,我寧可不美,但卻不允許它就這樣從我記憶中溜走。也許比起美,這更屬乎善的層次。(這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令我震撼的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笑))
該從哪裡說起呢?那就從建中團契說起吧。
在高三時,我時常回想起高二期間的服事,我有許多不滿意,不滿意自己並沒有很盡心的擺上、不滿意自己其實有時是因著喜愛與同工的關係,而勉強自己做一些並非我真心想做的事、不滿意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對,不滿意自己-因為在建中團契,時常感受到的是壓力,比較的壓力,心中總是充滿著比較的疑問句,這樣的疑問句,也造成我巨大的壓力。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輕鬆優雅的演奏鋼琴?為什麼他們會製作如此精緻的影片?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掌握大局的情緒脈絡?為什麼他們關心人總是不遺餘力,我卻只想到自己?為什麼他們可以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明天還可以整裝上陣,我卻需要睡個七八個小時還是覺得很累?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為主如此喜樂,我卻時常感覺自己被罪纏累?為什麼我好像永遠長不大的同工?為什麼他們如此優秀?-永遠,我覺得輔導交給他們辦事都比較放心,我做得事卻只會讓輔導憂心-為什麼我服事了那麼久心中還是一堆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直渴望有人關心,卻不試著關心別人?為什麼我不能停止自憐,像他們一樣向前衝?
我還記得,就是高二下的送舊,我繪製要印在送給學長卡片上的圖,那時已經是高二服事的尾聲,身體的疲累,壓力已經快要到臨界點,身心格外陷入比較能力的煎熬。幼君姊看了我畫的圖,有些不滿意,就建議我去請教善賢姊,雖然我平常很喜歡善賢姊,但是那一刻,我對幼君姊,對善賢姊,產生巨大的不諒解:是阿!我做的你們都不滿意!只要關於繪圖的,永遠是善賢姊第一,我永遠比不上她,我才不要給她看,我不需要妳來修我的畫,誰都不可以!絕不-
我還記得,那時善賢姊看著我,想要看一下我畫的圖,我卻緊抱著那張圖不放,那是我的自尊、是我的驕傲、是我剩餘可誇口的自己,我不要交給妳,它並不需要被修改!
最後我只記得,我快要哭了,我告訴她我的感覺,她最後跟我說,慢板,中低音:你不需要感覺自己很沒用,雖然這裡的人充滿著外顯的才能。其實,我不是討厭被調整,我需要的只是一句話的鼓勵,這句話就夠了。
這樣的心情彷彿一場輪迴,注定要在新生日的服事再重演一次。
我真的好想,在新生日的服事中大展身手,大展身手,我要證明,我可以做得很好,我要證明,我可以讓輔導們刮目相看。
一開始的時候,真的很享受,我真實感覺自己發揮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不私藏任何一點不獻出來,有什麼需要幫忙製作的,若收到邀請,就毫不猶豫地接下,能讓自己有多忙就有多忙,因為這是我大、展、身、手的好機會,那時的我像吸水海綿般。
手冊製作完後,事情有些失控。
我是個需要大量睡眠的人,若某一天沒辦法睡到自然醒,我一定要在該天找個時段補眠一下,但從手冊開始密集趕工到新生日當天將近整整兩個多禮拜,我都沒辦法達成這個標準,我很累,是一個身體壓力;我很累,是一個心理的壓力,因為我知道還是有人睡得比我更少、更累,我不能比他們先喊累,這對他們不公平,也有損我的面子。
不論是製作手冊、規劃路線、製作跑關卡,都是磨損-真的是用磨損-精神的工作,充滿著重複、微調以及不斷地校正,並且,只要關乎平面設計,就沒有滿意的一天,這就是創作者的脾氣,永遠不會對自己的作品打滿分,它可以更好,它可以更好,它、可、以、更、好!疲憊加上歇斯底里的脾氣,將我的情緒敏感磨成連一根針的的觸碰都顯得格外敏感,最後再加個致命一擊-如果是建中團契的你們,一定不會像我這麼弱,一定可以處理得很好,我可不能在這裡示弱。於是,最後一週,我的情緒處在一個致命平衡點,時、常、爆、走。
我需要安息,以一天來講,就是靈修禱告,靈修禱告是光是鹽,是光照亮我心中的黑暗,是鹽調和我眾多複雜的情緒,所以那段時間,我格外需要靈修禱告,更警醒的靈修禱告,我習慣睡前靈修禱告(從我愛睡覺就知道不可能是早上了),卻時常因著討論活動的大小事項,而耽誤了睡眠時間,甚至就不靈修禱告了,有時,我真得很想講出來:我想睡覺-我想禱告。但是視窗的彼端一定也很累,也很想禱告,我不能先講出來,因為對方也很想,因為這樣我也很沒面子。
好想休息,好想安息,雖然我好同意靜如姊講的,若不分別時間安息,屬靈狀況只會更差-靜如姊跟我說:沒守安息日是犯了十誡。我回去仔細思想,不守安息日跟不可殺人一樣都是十誡,兩者很難等量齊觀,但若以屬靈意義來說就不難想像,忙碌的人會忘記神(犯第一誡),忙碌的人會找許多單純刺激性強的安慰劑(犯第二誡),忙碌的人會忘記家人(犯第五誡),忙碌的人會容易惱怒他的弟兄(犯第六誡),總之,我感到因為自己沒有分別時間給上帝,一誡一誡都得罪上帝,如同唐牧師之前在約翰福音查經時說的:有時候服事越多的人,越容易得罪上帝,就連摩西,都犯如此錯誤。
但,我要怎麼說,說自己需要休息,我怎麼說、的、出、口?
新生日前一天
發現跑關卡有三關位置放錯,但是都製作好了,花了很多心力製作,很、多、心、力!結果不但沒辦法達到完美,就連及格線都無法跨越,我的脾氣,重做,不論多少代價,但是文婷姊說沒關係,只要貼上標籤修改即可,而且大家可以一起幫你貼,很快就弄好了,所以我們先排戲吧!
天阿!文婷姊,妳不懂,這個成品需要完美,需要精緻,我難得一次的製作竟然要被標籤貼的坑坑疤疤,而且,我不需要大家的幫忙,我又需要大家的幫忙了,就像以前一樣,我永遠需要別人幫我才能達成成果,不像建中團契的他們一樣,一個人就可以處理得很好。
排戲時,心情很差,我好想撞牆,我想找個時間轉換心情,現在卻硬要我排戲,好殘忍,真的好、慘、忍。文婷姊看到我的狀況,覺得排不下去,便要我說出我到底在想什麼?
是個好的溝通,文婷姊讓我有段時間可以自己安靜。她說,你需要安靜的時間,為什麼不提出來呢?是阿,我真是傻了,其實只要提出來,十分鐘或是半個小時,都好過心不甘情不願排戲,最後還要輔導花時間輔導我,我真是傻了。
看了一段經文,讓我終於醒悟過來,走下樓梯到二會,觀賞開會式組的排戲,然後,心情平復,回到慕群,一幕影像映入眼簾,這一刻,我好像在觀賞一副奇蹟,如果我可以有掉淚的能力,我會當場感動落淚,謝謝主,這是一個奇蹟,光照了我的心。
面面組所有人圍著一張桌子,展開了修補闖關卡的動線。那個動線,好像生命的跳動,我才發現,我錯了,也是因為我剛好做了一些獨立於作業外的事情,加上錯誤的心態,所以被迷惑了,服事不是一個舞台,不是一場展覽,更不是一個成果發表會,他是服事,既然稱之為「服事」,他就是服事神、服事人,我們在主耶穌基督中是為一個肢體,肢體互相幫助,互相擔待彼此的軟弱,為什麼我要看為是不好的呢?我沒有試著去服事你們,但你們已經願意幫助我,幫助我的軟弱,並且給予我鼓勵,溫暖的話。
新生日當天早上,還是出了很多問題,座位表黏貼錯誤、外面施工以至於關卡位置要換(這時候我就暗笑自己昨天的迂)。我想要更換座位表,一定要讓座位表正確,裴恩卻認為不妥,最後發瘋似的找跟我一樣有完美主義的心泰哥,請他授權給我,果然有完美主義的人會懂另一位有完美主義的人,只是想到當時我的行為就覺得有些好笑。
座位表還沒更換完畢,時間就告訴我必須去當前進新體的關主,到達傅園後,沒看到手冊的蹤影,卻已經先看到建中的學弟,我好怕,我真的好怕手冊會不會到時候又化為泡影,如同闖關卡一般。
走在椰林大道上,前往自己所守的綠四關,我已經禱告不出來了,好像有巨石壓在我心,只好唱詩歌,唱著唱著我就偷偷掉了幾滴淚,尤其是唱「十架是榮耀」時,真得很想大哭,因為主耶穌為了我們來到世上,滿有能力卻卑微自己,因為主耶穌會懂我的心情,因為比起主耶穌的奉獻,我的痛苦太小了,我所受的還太輕了,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犯罪。
「祢曾醫治無數的病人,卻任憑自己的血流盡
祢曾讓人從死裡復活,卻放棄免於死亡陰間
祢曾擦乾人們的眼淚,卻無人分擔祢的苦痛
祢為使人與父神和好,釘十架與父神隔絕」
在綠四關等待的時刻,我靜下心禱告。
我問上帝:你為什麼允許這些挫折臨到我這完美主義者身上。
祂回答我:為了讓你不要失焦,知道我是神。
若是沒有這些挫折,沒有這些苦痛,沒有這些熬煉,我又怎麼會抬頭問神:主阿,這是祢的旨意嗎?若是一切順利,我也許會跳起來高興讚美主,心中卻不自覺的把榮耀歸給自己,不自覺的暗自驕傲於自己的辦事能力,不自覺的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自覺的忘記認罪,認在這服事過程中得罪祂的地方。
若是要說自己對下午高中生活面面觀的大地遊戲滿意的話,那是騙人的,自己當關主的時候,有幾度都被混亂的情況,被壓榨的時間給逼急了我想要拔腿就跑。事後我在想,若是自己不鑽牛角尖在自己的事務上,而是自己為群體中的一個螺絲釘,我是不是就會意識到一些遊戲的不可行性?我是不是就會意識到人數與組數可以更有彈性?我是不是就可以更注意報到組和面面組有緊密的關聯?我是不是能將這下午的混亂程度降到最低?正確的跑關卡在這其中,又能怎麼樣呢?我感慨自己的格局實在太小。
被修剪,其實很令人喜樂,卻很能在情緒上表現得非常開心。
我默默的也希望自己能夠享受到籌備一個月而來的豐碩果實。(一切順利)
新生日的隔天,提起下午的跑關情況,我的心還是會揪成一團。
上禮拜成人主日學,讀到「改教家加爾文」裡頭所寫:「若你不能滿意自己貧窮的現況,那當富裕的那一天,你就會開始驕傲。」
那一天,就是新生日的前一天,我讀到的經文是: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1-1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不是上帝要賜給我們通天的本領能將大大小小的事都處理至完美,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知足,為主做工,那是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才有辦法擁有的心態。
我希望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希望我可以學會的。我要學習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或多才多藝、或沒有能力、或體力好、或體力不好、或人緣好、或人緣不好、或思考深、或思考淺、或容易關心別人、或不容易關心別人、或手冊順利到達、或無法發放、或路線順利、或路線更改、或遊戲好玩、或遊戲不好玩、或成品完美、或成品差強人意、或喜樂、或憂愁、或信心大、或信心小、或成熟、或幼稚、或獨立、或需要人幫助、或堅強、或軟弱˙˙˙˙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因為當我不能滿足現況時,當我心想事成時,就會驕傲。
因為當我不能滿足自己能力就這幾個時,當我擁有這些夢寐以求的技藝時,就會驕傲。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7-8)
義者,宜也。
雖然還是免不了有些心痛,夜闌人靜的睡前,回想起來,滋味卻是溫暖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