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 神所喜悅的,用敬虔、敬畏的心事奉 神。因為我們的 神乃是烈火(來12:28-29)



  我以為我會一陣子寫不出東西來。


  書寫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到了非寫不可的地步,方可下筆。


  先從國文課提起吧。
  

  陳老師這次發了篇文章-張岱的陶菴夢憶自序。我愛透了,只能說是我這幾個月來心情寫照的總歸。


  「明清的文章不好讀。」
  「中國人講文氣。外國人定義句子單位必須有主詞、動詞等,中國人則講求文氣,一個「氣」的結束,便是一個句子的斷點。」
  「唐朝文人的「氣」是一波接著一波,如同波浪陣陣席捲而來;宋朝文人的「氣」則是被刻意拉長吟詠的。」
  「相較之下,明朝文人的「氣」則是錯落的、是複雜的。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一個文化晚熟期的現象」。文人會發現,一切不如他們所想的如此簡單,當年唐朝「年輕氣盛」般的氣,以無法以一個單純的心去繼承。」
  「所以講到明朝文章,我們會選擇一些繼承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文章,例如:桐城派。」


  陶蓭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髮入山,駴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室不敢與接。作自輓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然瓶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後人妝點語也。


  「張岱在這篇文章有意思開了儒、道、佛家的玩笑。」
  「這一段至少有兩個典故。「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刻意讓人想起司馬遷,及首陽二老不食周粟而死。都是儒家推崇的經典模範。」
  「一開始,張岱便演起了「國破家亡」,「石匱書未成」等好戲,這樣為「大我」而犧牲「小我」;這樣為「國家興衰」痛徹心非,完全是儒家所推崇的精神。」
  「但仔細讀卻發現有些問題,張岱想自殺的原因竟然是: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這如同一個女明星自殺的原因是因為被狗仔拍到她暴肥了二十公斤!」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為了國仇家恨而灰心喪志;很多時候,最痛心的往往遍布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饑餓之餘,好弄筆墨,因思昔人生長王、謝,以簣報踵,仇簪履也;以衲報裘,以苧報絺,仇輕暖也;以藿報肉,以糲報粻,仇甘旨也;以荐報床,以石報枕,仇溫柔也;以繩報樞,以瓮報牖,仇爽塏也;以煙報目,以糞報鼻,仇香艷也;以途報足,以囊報肩,仇輿從也。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


  「這裏,張岱用到了佛家所常用的所謂「功過格」。「功過格」是什麼?就像一張表格,一格填:作了什麼壞事;另一格填:遭到了什麼報應,以此作為類似一種懺悔。」
  「我們看到張岱洋洋灑灑寫了好幾行,似乎是真心懺悔,但我們又覺得哪裡怪怪的。」


  「仔細一看第一句:饑餓之餘,好弄筆墨。」
  「一個人貧困或是深陷一種困境到一個地步,他會開始找一些很無聊的事來做。」
  「張岱便是這樣,饑餓無助到一種程度,閒著也是閒著,餓著也是餓著,只好來寫個懺悔錄。」
  「回到第一段: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後人妝點語也。張岱在「饑餓之餘,好弄筆墨」中領略到,原來首陽二老大概跟他也差不了多少(首陽二老在餓死之前寫文章明志)。不食周粟的偉大教訓,聽聽就好。」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旅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遊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痴人前不得說夢矣


  「這次輪到開了道家的玩笑了」


  道家諷刺的了阿?真不容易呢。我心裏想。
  果然,這段成為我最喜歡的一段。


  「這裡他用到道家的典故:黍熟黃粱(黃粱一夢),車旅蟻穴(南柯一夢)。夜半,張岱回想起一生的奢華,最後落到國破家亡,感悟到一切不過是虛幻泡影,立刻跑到佛前懺悔,一一細數當年的榮華富貴。」
  「數著數著,竟然開始爽起來了,開始徜徉在回憶海洋中了,「偶拈一則,如遊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謂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矣!」


  「癡在佛家用語中代表的是一種執著。夢,在中國文人中,代表一種虛幻假象的感覺。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矣。對一個癡人說:這是夢!這是虛幻的!別傻了,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矣,不然,他就不叫癡人了。」
  

  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瓮,念無所償,痴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一寒士鄉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痴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因歎慧業文人,名心難化,正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拓二王。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有人在夢中,希望這不是夢;有人在現實,卻渴求這一切不過就是夢。」
  「張岱自覺自己已經「大夢將寤」,卻又「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又是一番執著。」
  「慧業文人。業障業障,就是歷世歷代(或許是造孽)累積下來的「結」。那是很難解開的。智慧,業文人。智慧,不正是文人的結嗎?他們永遠在想太多的腦袋上,過不了關。名心難化。」


  「明朝文人很喜歡一些歷代都認為負面的字:癡、癖。」
  「他們似乎在說:若人連這樣一點執著都沒有,我們似乎該懷疑他世不是活著?」
  「張岱在最後一段,引我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似乎才是真實的,這個世界,正是儒佛道所否定的世界:生活的片段,生活的瑣碎,或者歸納成兩個字:生活。」
  「但是明朝文章難讀的地方就在這,張岱想講的話還沒結束。」
  「張岱最後想說的其實是:若要真實活出儒佛道的精神,就要建立在他們所否定的世界上。」
  「石匱書終究在寫;懺悔也是懺悔了;看清也看清了。只是,他們與「生活」,濃的化不開。」


  癡


  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這正是我看完王安憶《長恨歌》的感想。
  那恨,正因為是如此小心眼;那恨,正因為如此卑賤;那恨,正因為如此搬不上檯面;那恨,正因為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才真的綿綿不絕,恨之入骨,連我的骨髓,都被戳痛了。虛容、嫉妒、驕傲、淫亂…
  《長恨歌》中說的好,生活中的細小片段,零零碎碎,將生命的遺憾填滿。


  我從不認為執著不好,所以我才不選擇佛教。
  我也認為,執著,就是活著的表現。


  問題是,執著什麼?


  只有永恆的事值得執著。
  執著之所以帶來虛空,是因為執著在會消逝的片段。


  上帝確實以我們心痛於花開後卻終會凋謝而教導我們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這是我最近有些學會的,花的凋謝、滄海桑田、曲終人散、有什麼值得歇斯底里,對什麼東西,死心蹋地,沉迷過的偶像,一個一個消逝,心花怒放,卻開到荼靡。


  確實開始有些漠然的態度。
  確實少了當初有的一些傻勁。
  那是看到某人會衝過去問好多問題的年輕。
  那是一種會自以為批評別人的傲氣。


  沒什麼議題好探討的,盡力生活吧。我想。


  最近有一事令我興奮,那是一場婚禮。
  鎮遠的婚禮,宏恩堂一起的獻詩,歌名:盟約。


  (羔羊)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我以慈愛吸引你
  聘你永遠歸我為妻,永以慈愛誠實待你

  (新婦)
  哦我願奪得主的心,用我注視的眼睛
  我的心如禁閉的井,新陳佳果存留為你

  # 將我放在你的心上如印記
  將我帶在你手臂上如戳記
  你的愛情堅貞勝過死亡
  眾水不能熄滅不能淹沒
 
  (羔羊)
  我賜你肉心代替石心,把律法寫在你心裡
  我用水將你洗潔淨,你眾罪惡我全忘記

  因你鞭傷我得醫治,你受刑罰我得平安
  你受咒詛我得祝福,因你流血 我得生命


  上帝以永遠的愛來愛我們,這是多麼偉大及另人敬畏的宣告。
  羔羊以祂的血作為聘禮,為的是迎娶我們,而我們,是淫婦,所以「我用水將你洗潔淨,你眾罪惡我全忘記」。


  我們有這顆心嗎?主都以羔羊寶血為聘禮,而我們說的出:願奪得主的心,用我注視的眼睛;心如禁閉的井,新陳佳果存留為你嗎?


  婚禮上,我幾乎掉下眼淚。
  宏恩堂、校園、輔大團契眾詩班,新郎緊張,羞澀,又隱藏不住那鼓動在心中的雀躍;新娘在白紗下,如同被呵護的瞳仁,與新娘的父親、伴郎、及伴娘信步,帶有莊嚴穩重的幸福。


  上帝也是要這樣迎娶我們嗎?


  而那羔羊的婚禮,將是最盛大的,全天使天軍都是我們的詩班。


  哈利路亞!
  因為主我們的 神,
  全能者作王了。
  我們要歡喜快樂,
  將榮耀歸給祂!
  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
  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
  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啟示錄19:7-8)


  然而後面那句,將較我們心碎


  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我們準備好了嗎?如果我們真是羔羊的新婦。


  「地上婚約的關係,是未來羔羊迎娶新婦美好的預嚐;二人成為一體,是未來基督與教會聯合的前哨站。」
  

  「婚姻的關係,並不是永恆的」主持牧師說


  C.S Lewis在《四種愛》這本書中說
  「神學家有時會問一個問題:到了天國以後,我們還會和逝去的親友或愛人再續前緣嗎?我們在地上所建立的那些愛的關係,還會持續嗎?我覺得,合理的回答是:「在要看你說的『愛的關係』是那一種而定。」可以肯定的說,你在地上愛過的人,不管你有多愛他們,只要你對他們的愛是徹頭徹尾的屬世之愛,那你在天國碰到他們的時候,就不會再對他們感到興趣。」
  「我們地上的親友之所以能激起我們的愛,是因為他們在某一方面與上帝肖似:祂的美、祂的仁慈、祂的智慧或祂的善。」
  「我們不必置自己親愛而熟悉的親友於不顧,不必認為把愛贈與陌生人,才是蒙主喜悅的,因為到頭來,在我們得賭主的聖容的時候,將會發現,祂有著的,原來是一張我們熟悉的臉。」


  你知道嗎?9ood的各位,我好喜歡你們。(我不用愛,是因為我從來沒有為你們做過什麼)


  你們就是我的癡。


  或許很多人認為,畢契不過就是為了服事而招聚的一群人,我也完全不反對,只是很多人我在進入畢契以前就很想認識,更有許多人,是在我進入畢契後想認識的。


  誠然,這裡,一朵朵上帝應許的花,在驕傲的盛放。


  我們也僅僅只有幾次的服事機會,有時似乎退修會還比活動辦的勤。
  你說我是為了人加入畢契?我也完全不否認。


  我知道我們會在天家相遇。可是我急著現在就想一起跟你們當大學四年的同班同學。我知道這不可能,我知道我們就這麼幾個活動可以籌備,我知道青春之歌是最後一戰,好快。我告訴自己,不要和你們黏得太緊,因為很快就要分離了,於是,有時候,我選擇了冷漠。
  

  我必須承認,9ood畢契終將只是一個過旅,在新天新地中,不會再分9ood、Faith、Love…畢契了。我理當開心,只是,這個時候,先讓我難過一下。
  9ood是場美夢,我癡它了,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矣!不得說夢矣。


  如果不希望是場夢,我們在其中,建立了什麼,是可以存到永恆的呢?


  或許可以稍稍理解毓蘭姊《祝福》中所描述的情感。她將前兩句的短暫,在後兩句,化為永恆。只是,我永遠不敢唱:「雖我以盡最大努力來愛你,所作仍是不完全。」


  唱詩。唱詩真不可思議。


  唱詩的心,唱詩的情,詩歌將生活與真理緊密連結在一起。


  「在教會裡的小朋友會聽到「耶穌愛你」。但比起來,在那吵著跟爸媽要求買玩具的小孩,似乎比「被耶穌」愛的小孩,更有讓人感受到「活著」」陳老師說


  唱詩的心,唱詩的情,詩歌將「耶穌愛你」與「活著」緊密連結在一起。
  前一刻對上帝充滿懷疑、苦毒與失望,下一刻口唱,複雜的「氣」,在心中翻騰,那是一種委屈後被擁抱的糾結,那是一種被慈聲寬容後的懺悔,在被揭露悖逆與心硬過後,羞怯地躲入萬古磐石中,依偎在母親懷裡的溫暖心痛。


  詩歌,是最親切的真理。

  
  我還記得,那一天心中的憂悶,使我無法嚼下任何文字所帶來的療癒。
  我還記得,那一天心中的憂悶,我選擇了彈琴唱詩。


  阿,有哪位鋼琴家比我更幸福?如果他們只有技巧的琢磨,如果他們無法在彈鋼琴中得到快樂,那有何益處呢?雖然我彈的很差,但此刻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更高深的技巧,我才從心底發出讚美與9感謝,謝謝主讓我當年有學鋼琴。(雖然學了這麼久還是彈不好,實在令人灰心)


  上帝所愛的9ood眾聖徒,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
  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我們應當知道,在學生時代跟從主耶穌的人,會遭受何等大的掙扎,因為學生時代的信徒,總是對真理抱著單純滿腔的熱情與信念,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容易被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牽著鼻子走。是的,我們的同學會無法明白我們在苦惱什麼?他們不知道我們一直在跟罪惡爭戰;他們不知道,當世界認為真理是必然會跟生活脫節時,我們是如何渴慕用真理來回應生活;他們不知道撒旦的詭計多麼邪惡,總是利用我們小小的羨慕、驕傲、虛榮、苦毒來使我們得罪人得罪神;他們不知道,連我們的心都會控告我們;他們會說:你的神在那裡?弟兄姊妹們阿,我願你們知道(其實也是願我的心知道),當撒旦藉著我們的心控告我們時,我們應該回答說:沒錯,你說的沒錯,我就是在這方面如此軟弱,但主的能力,是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們應該回答說:我的心阿,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心裏煩躁,當仰望我們的主耶穌,因為祂笑臉幫助我們,我還要稱頌祂

  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的9ood畢契,就為你們不住地感謝 神,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 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得能力是何等的浩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3vupx03 的頭像
    wu3vupx03

    Who am I

    wu3vupx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