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在蘭嶼教育營發生的小插曲。當我洗完澡從廁所走出來時,大家都用很詫異的眼神看著我,原來是我洗太快了,他們感到不可思議,很正常地就有人爆出一句話:

  「你根本就沒有洗吧!?」

  我當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我真的有洗。可是他們卻覺得我沒有洗,或至少沒有洗得那麼乾淨。他們有些半開玩笑我知道,我也沒有對此有什麼不滿,但開玩笑正能反照出大家最原始的反應,這也是我在蘭嶼教育營中和許皓討論最多的議題,

  這個議題我先簡稱為「你死我活論」。

  我們本來都是從我們個人的經驗來認識這個世界的,這是相當正常的,但這時就會發生一件事:有些事情超越我們經驗範疇外。拿洗澡這件事來舉例:因為在我的經驗中,我用盡了全力,都不可能在五分鐘內洗完澡,所以當我看到有人用五分鐘就洗完澡,當下的反應常常會出現以下兩個(一)承認他很厲害,那時我無法理解的能力;(二)他一定沒有洗澡,不然至少沒有洗乾淨,這是一個不是我死就是你死的抉擇,而我們大部分都傾向「你死我活」這個方向,因此只好say sorry,結論就是-你沒有洗澡。

  這看起來很嘴砲的論述到底有什麼重要的呢?
  如果把這個理論擴大來看,我們許多「假正義」言論就不攻自破了,例如:他一點都不關心我,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對我噓寒問暖。那只是在你的經驗範疇中,關心人的表現就是噓寒問暖,你沒辦法做一個關心別人卻又不噓寒問暖的人,又或者你無法想出除了噓寒問暖外的關心方法,所以你不能把沒有噓寒問暖和不關心畫上等號,不能理解的事不代表不存在,又或者有人花了很短的時間就走出情傷,你就斷定他根本沒有愛過那個人,這也是同樣的輪軸,這肇因於說話者「花了很久的時間走出情傷」,
  這種言論是非常可怕的,若果它包上「道德」的衣裳,就是名副其實的「逼迫」。當你指控對方沒有愛心,懶惰,愚蠢,冷漠等等,對方若是沒有對自己相當的認識,就會讓你牽著鼻子走,以為自己就真的是沒有愛心,懶惰,愚蠢以及冷漠的人,但實際上那只是他們的行為沒有通過你心中所認定的標準,關於愛心,積極或者聰明,

  而這正是《愛的藝術》所說的「自我陶醉」狀態:自我陶醉,這種人格方向,是只把存在於自己之內的東西認為是真實的,而認為外在世界的一切現象其本身沒有真實性,只從它們對自己有利或有害來看待他們。有多少丈夫認為他們的妻子專權獨霸,因為他們自己對母親的依賴使他們把任何要求都解釋成為對他們自由的約束?有多少妻子以為她們的丈夫愚笨而沒有出息,因為丈夫不能符合她幼時所建造的白馬王子的幻象?

  寫到這裡,我腦中就浮現一些基督徒,他們時常對他人行為的動機列出可能的列表,然後就予以一一擊破,其實根本不是為了理解對方,只是想要達到他們「定罪」的目的。雖然他們總是會宣稱這些行為「符合聖經」,但我覺得那時候逼迫伽利略的人大概也覺得自己「符合聖經」,聽說有個少數民族覺得飛行是撒旦的行為,所以當人類學家為了救受傷的族人時動用到飛機,他們大感憤怒,我想他們或許也覺得自己「符合聖經」。我並不想對於釋經提出什麼挑戰,我對釋經知道的也是九牛一毛,我也並非否定神學家們對聖經詮釋上所做的努力,或許我們的釋經一步一步走向更精確的道路,這些都有可能,但我想說的只是-你能不能在做評斷前先開放一個選項,那個選項叫做-「我不知道」。
  我就是很不喜歡你不知道還做出評斷,或者就你所知道的部分窮追猛打,又或者只要在邏輯上順得通就自認為站得住腳,邏輯說的通就可以成立,這跟覺得實驗模型可以立刻應用在現象界一樣荒唐。在團契久了,常常會覺得有些人的反應讓我噴飯,只要作者是New Age相關人士,就會被批得體無完膚,也不管批的人是不是真的有看過這本書,只要是基督徒明星,也不管他對主的認識如何就不斷感謝讚美主,或者努力準備考試就是愛世界,天天跑營隊累個半死,沒有安息禱告,也能配稱為屬靈,然後很多人喜歡拿一個作者的書來對他的神學觀進行分析,最後將他做定位,就像可能有人看在這篇文章的同時就會開始想說-「這真是後現代的遺毒,聽聽就好」(雖然那些人也一點都不了解後現代),我們真的有想了解那個作者,還是只是想讓自己的理論更有說服力?

  最後我想說,我並不是專扯自己人的後腿,這是我比較常接觸的群體,所以我才說個幾句,我覺得基督徒以外的團體也沒有好到哪去,仔細想想大家都是在同一個泥巴坑打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3vupx03 的頭像
    wu3vupx03

    Who am I

    wu3vupx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